专访旭化成株式会社社长藤原健嗣

专访旭化成株式会社社长藤原健嗣

记者 刘展超 实习记者 丁灵平 发自北京

作为一家日资企业,旭化成集团去年在华动作不断。2012年3月,旭化成在苏州成立了感光性抗蚀干膜研发中心,原本苏州生产这个产品的工厂已经是全球最大,而旭化成还在常熟建设了生产同样产品的第二工厂,并在今年投产。此外。旭化成还将在中国的公司升格为投资有限公司,整合资源以便更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在北京专访了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社长藤原健嗣。虽然中日两国由于领土摩擦导致关系紧张,但他认为经济不应该被政治所左右,两者应该脱离,经济行为是没有国界的。

对于中国正在大力推动的城镇化,藤原健嗣认为,环境保护的问题必须更加重视,政府和企业应该两条腿走路,而诸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等方面应该在城市规划最前期就考虑进去,旭化成愿意在这方面和更多的中国公司合作。

《第一财经日报》:旭化成2012年在中国总体的发展状况如何?

藤原健嗣:具体到数据,我们在中国的销售额大概是1500亿日元左右,这占旭化成在日本之外地区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左右。2012年因为全球整体经济形势不是很好,旭化成的经营业绩也稍微有一点下滑,但我们在中国的业绩一直不错,目前占集团的比重大概在10%到11%左右,近几年一直是这样一个水平,2012年稍微有一点下滑,但仍然保持在10%左右。

之所以有所下滑,是因为去年中国的经济也稍微有一些疲软,还有是从中国这边向欧洲出口的一些家电类原料也有所减少,这一部分也有一点影响。当然,目前中国的新一届领导人已经上任,新体制也开始启动,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很值得期待。

《日报》:现在外界对中国的经济看法并不是特别乐观,认为在今年或者未来的几年经济增速会有所下降。旭化成有没有评估这些情况?如果您认为大趋势也是如此,旭化成有没有具体的应对办法?

藤原健嗣:我觉得2013年度中国的经济不会急速地下降,不会急速变坏,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肯定有波折,有高有低也很正常,中国的整体经济还是处于政府可以掌控的情况之下,中国政府也推出了一些具体的扩大内需措施,要维持7%的经济增长率是可以达成的。

此外,与其重视GDP的数量增长,中国已经更追求从量到质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把日本的技术,还有在系统方面的优势,能够拿到中国这边来,被中国所采用,在环境保护方面,在医疗方面,尽到日本企业应该能做出的一些贡献。

《日报》:从去年开始中日关系在政治层面一度紧张,有些在华的日企可能会考虑缩减投资,为何旭化成不仅没有缩减反而打算加大在华投资?

藤原健嗣:经济不应该被政治所左右,两者应该脱离,经济是没有国界的,希望各国能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携手发展。

我们2012年在中国有几个比较大的举措:我们苏州工厂生产的一个产品叫感光性抗蚀干膜,苏州的这家工厂是全世界最大的,去年3月底我们还为此产品专门成立了一个研发中心。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常熟建设生产同样产品的第二工厂,2013年就可以投入生产了。

此外,2012年我们还将在中国的公司升级为旭化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变成投资公司之后,它自身可以进行生产销售和投资融资,这实际上是想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把在中国的一些资源集中起来重新整合,以便更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

《日报》:中国的环境污染现在已相当严重,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一些化工公司不太重视自身的污染处理,旭化成是如何解决和环境的关系,如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藤原健嗣:我认为有两个方法,或者说两条腿走路。第一是政府一定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各方面数值的体现。比如说大气污染方面PM2.5应该达到多少之类。二是企业可能要率先来开发或者说改良出一些技术出来,就是怎么处理这些东西的一些技术。这两条腿必须同时走才能达成这个整体治理的目标。

日本在1970年前后,大气污染还是很严重的,那时政府制订定了一个标准,但现在实际上企业这边做得更好,现在排出量是当时政府设定标准值的十分之一。

中国未来还会有很多的化工厂建立起来,政府应该设立一个奖励制度,如果新工厂引入了新的技术来处理这些废弃物之类,那么政府应有一个相应的奖励或者一个鼓励。政府跟民间的企业必须得是很巧妙地联手,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旭化成在中国的水处理业务里面有一块是水的再生业务,就是在中国的化工厂里面加上我们的装置,它排出来的废水经过100%地处理之后,可以100%地再循环使用。

《日报》:外界可能认为,中国的企业不太愿意支付环保成本,你们怎么去让中国企业愿意购买这种水处理之类的环保技术?

藤原健嗣:如果说企业刚开始没计算到这块成本,然后再购买新设备进来,企业成本肯定增加。但像我们的水处理设备,如果企业不使用,就意味着排出去的水就不用了,然后再新买水,企业也会增加买水成本。两相比较,使用我们的水处理设备水节约的成本可能更大。而如果是新建工厂,一开始就把这个水处理的成本加进去来全盘考虑,这个成本是可以被摊入到运营成本里面。

除了工业用水,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迅速推进,生活用水的再处理也非常重要,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应该在城市规划的最前期就考虑进去。

《日报》:中国的水处理业务是一项公共事业,很大程度是由政府来主导,旭化成作为一个日资企业,在涉足中国这个行业时有没有遇到困难?

藤原健嗣:旭化成在2007年的时候成立了一个旭化成水环保专项基金,主要是针对学生有一些启蒙的教育,包括对水环境的认识,还有就是水环境相关技术的表彰之类,现在来看这个基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也一直很重视它。

通过这个水环保专项基金,让中国很多人理解了我们这个技术的优势,但后来我们也考虑到这样其实还是不够的,我们可以把我们核心的部分,水处理膜组件“Microza”技术,以及整个系统的设计,通过与优秀的中国企业联手,来共同推进水处理的业务。

《日报》:中国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这导致一些外企在中国的工厂转移到泰国、印度这些人工成本更低的国家,旭化成有没有在中国面临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对中国的整体投资环境您有没有一些个人化的建议?

藤原健嗣:我们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才在这边投资办厂,我们不是这样的思路。中国本身就是我们的一个销售市场,我们在这边生产,以便更好地在中国销售产品,所以我们也不会考虑把中国的工厂外迁。

关于对投资环境的建议,因为中国是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审批权方面,有时手续比较麻烦一些,希望未来能够更为便捷。此外,中国的一些政策变动比较快,比如说我们的一些投资项目,原本已经在推进过程之中,突然相关政策有所变化,我们就需要再追加投资之类,希望未来政策方面能够有一个连贯性,更有持续性。

《日报》:旭化成参与了很多公益的活动,这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成本支出,旭化成如何考虑这个问题?

藤原健嗣:公益活动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狭义的CSR活动就是公益活动呢,从广义来讲,旭化成集团的口号就是为世界人民的生命与生活做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本身就是一个公益活动。那我们所有的这个企业活动,营销活动,生产活动,其实都是一个大的公益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讲也谈不到什么成本的增加,因为这个跟我们的业务活动本身就是相等的。

比如说我们的业务里面跟环保相关的,那它本身就是一个公益活动。还有一个例子,我们去年刚刚收购美国一家大型急救设备生产企业,它的主要产品是心脏除颤器,就是当人的心脏骤停时,它可以帮助心脏复苏。这个设备正好吻合了我们的口号:为生命做贡献。

相关一财网浏览


16-07-18
隐私保护版权声明上海工商 copyright Asahi Kas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01988-5号